
【家庭開支】夫妻月入10萬淪負資產 港媽發帖呻窮 網民熱議:低級中產一直最慘
政府統計處公布全港就業人士最新收入中位數為$22,300,照推論,月入10萬的家庭已「贏咗99%香港人」。但近日一位港媽卻指即使月入10萬,生活過得十分艱難,除掉供樓、養家、請工人等龐大開支下,幾乎所剩無幾。網民表示感同身受,「低級中產」一直過得最慘。不過亦有人指出,事主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Photo from MamiDaily
高收入的底層生活
港媽在Threads網上發帖,概嘆在香港沒有「父幹」,生活過得十分艱難。她表示自己與丈夫月入合計10萬港元,因要供樓、養家、請工人、照顧兒子等,每個月幾乎所剩無幾,甚至因樓價下跌淪為負資產,自嘲是「真香港最底層」。
港媽又列出支出清單,讓網民看到了高收入背後的真實壓力,單是供樓、水電煤、差餉已佔去三分之一,每月支出高達8萬以上,若扣掉稅款,儲蓄難以進行。
項目 | 開支 |
供樓/水電煤/差餉 | 約3萬中 |
兒子興趣班 | $2,000 |
兒子學費 | $6,000 |
工人薪金 | $5,000 |
伙食費 | $10,000 |
購物/3人保險 | $10,000 |
四大長老家用 | $10,000 |
收入高開支大
港媽無奈表示:「供咗層樓6年,到頭來仲要變負資產。居屋又無資格抽,想當年家人$1都無幫過我哋,全部靠自己。相反,朋友家人幫佢哋full pay層樓,兩個每月搵5萬都好好洗。」
許多網民認為,這類「低級中產」的困境,正正反映了香港社會的深層次問題。「樓主我明白你,低級中產係社會制度最歧視嘅一層。 基層有扶貧有公屋etc,高級中產以上根本唔在乎日常生活果少少錢。 唯獨低級中產稅交得多,政策優惠最少。」有人指,香港不少中產家庭生活不如想像般好,供子女讀直資/國際學校、交子女補習費、供樓、養工人、養四大長老、交税及保險金後,可能需要節衣縮食,「努力向上爬到中產又如何,辛苦命一條 」。
Photo from 《過時·過節》劇照
中產淪為負資產
港媽亦提到負資產問題,她回應:「有人話我哋點解六年前買樓?咁我哋畢業後出嚟做嘢做咗六七年,儲夠錢就買樓。當初衡量過唔買樓就要租樓,都要15k左右一個月,所以選擇買樓。我夠知10幾年前買樓會賺,但我仲係學生,請問點買?」
網民亦就着這題材大呻特呻,「呢幾年買嘅業主,邊個唔係跌緊一兩球丫,我就跌咗13%,自住驚__,算啦」、「結完婚就買樓結果接晒貴貨」、「樓就係高峰買入,我都唔想,依家個個知道歷史就當然講唔買樓,但係當你樓市高峰嘅時候一年升100萬時,心都驚,仲要差唔多結婚,無奈都要買」。
Photo from MamiDaily
開源節流應對困境
有熱心的同路人親授開源節流方法,建議小朋友轉讀津校,可節省數千元學費,同時減少家用,幫長老申請長者生活津貼,平日食平嘢、多煮飯,戒買衫和奢侈品,量入為出。另外有人建議:「你可以計計買果層租出去,再租村屋有冇So. 。我哋都係上年年頭租咗自住樓出去剛剛好cover mortgage 加管理費。轉租村屋700尺加埋車泊門前慳番停車場,一來一回慳咗差唔多2萬一個月」。最後是努力想方法賺多些錢,找機會搵秘撈或part-time,增加收入,還要「調整心態」,學會凡事感恩,不與他人比較。
Photo from 《最初的晚餐》劇照
網民:無病呻吟
另一方面,不少人認為港媽無病呻吟,「完全睇唔到辛苦係邊,一個月可以洗七皮幾喎冇錢消費就話苦啫,你有錢洗喎」、「搵10萬,得一個小朋友,都話辛苦。咁都真係抵你辛苦」、「每個月儲到二萬wor,有啲人成份糧先得呢個數」、「月入100,000仲出來呻窮!搵一兩萬嗰啲點啊?相信你搵1,000,000一個月,都一樣有問題!」。
延伸閱讀:
延伸閱讀:
Text:Mami Editorial
Source:Threads